最後更新日期:2024 年 11 月 29 日

關於比特幣的討論,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擺盪:支持者認為它是「數位黃金」,未來金融的核心;反對者則批評它是騙局,是洗錢與犯罪的工具。

這樣的對立讓雙方無法好好溝通,更別說能彼此交換觀點。但理性的討論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這篇文章整理自腦哥的 YouTube 影片,針對 33 個最常見的比特幣疑問,逐一剖析其中的真相與誤解,帶你深入探索這個充滿話題性的數位資產領域。


▍Q1 價值問題

1. 比特幣沒有內涵價值

許多人質疑比特幣是否真的有「內涵價值」,但這往往牽涉到內涵價值的定義。

一般來說,內涵價值指的是實體商品的具體用途,或像黃金那樣具備稀缺性。

比特幣是純數位資產,無法像黃金那樣可以看得見摸得著,但它的稀缺性、耐久性、可分割性與去中心化特性,已逐漸成為其內涵價值的一部分,並受到市場越來越多的認同。

黃金 vs 數位黃金
黃金 vs 數位黃金

【閱讀筆耕 Leo 🙋】

此外,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在其著作《以太思維》中提到,貨幣的功能不僅包括交易媒介、儲存價值和計價單位,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角色——鑄幣利差(Seigniorage)

鑄幣利差可以正式定義為,貨幣的市場價值和其內涵價值之間的差額;而「內涵價值」是指沒有人將該事物當成貨幣使用時,其本身所具有的價值。

無論是法幣還是比特幣,其貨幣價值實質上都來自於鑄幣利差。

脫離金本位制度的法幣(例如新台幣或美金),若不再被當作貨幣使用,其剩下的價值頂多是「一張紙」的本身價值,實際上也沒有內涵價值。

與其質疑比特幣是否有內涵價值,更應該探討的是,這種價值的信任基礎和認同如何被建立,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

2. 加密貨幣沒有實質公司

比特幣並沒有任何公司或機構的支持,這讓它與傳統股票截然不同。

不過這正是比特幣的核心優勢之一,它建立在去中心化的共識基礎上,不依賴單一實體的經營狀況。

相較於需要公司背書的股票,加密貨幣更像黃金,其價值來自市場的需求與共識,而非某個企業的成敗。
.

3. 黃金有實體,虛擬貨幣沒有

黃金是一種實體資產,可以觸摸,並且廣泛應用於工業與奢侈品領域,這讓許多人感到安心。

而比特幣因為是虛擬資產,讓部分人對其信任度有所保留。

然而,黃金的主要價值仍然來自於其作為「價值儲存工具」的角色,而這正是比特幣在數位世界中對應的位置。
.

4. 只靠共識支撐早晚會倒

比特幣的價值的確是建立在共識之上,但這不應被視為弱點,反而是它的一大優勢。

正是這種共識——網路效應——讓去中心化網路得以穩定運作。而隨著時間推移,這份共識已逐步在全球範圍內累積並擴大,成為比特幣價值的核心基石。

網路效應是一種現象:當使用者越多,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也隨之提升。

舉例來說,像 LINE 或 WhatsApp 這類通訊軟體,使用的人越多,對每個用戶的價值就越高,因為它能連接更多人。

比特幣的價值同樣來自於網路效應,隨著越多人使用和接受,比特幣的價值也會不斷增強,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

5. 比特幣除了炒作沒價值

然投機交易在比特幣市場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但它的實際應用價值正在逐步顯現。

比特幣在跨境支付、對抗法幣通膨等方面展現了獨特功能,特別是在金融體系不穩定或當地貨幣信任度低的國家與地區(按:Bonnie 在腦哥採訪中分享的第一手觀察),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

6. 價格波動巨大,做不了貨幣

比特幣的價格波動確實讓它在日常交易中顯得不夠穩定。然而,這與黃金的角色相似——黃金雖然不適合作為日常交易的媒介,但仍被公認為價值儲存的工具。隨著市場逐漸成熟,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已有減少的趨勢,未來這種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改善。

目前,中非共和國和薩爾瓦多已經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當國內所有商品和服務都能以比特幣定價時,從比特幣本位的角度取代美元本位的思考,就不存在「價格波動巨大」的問題。

舉例說明,新台幣兌美元的匯率每天都在波動,但超商的商品以新台幣標價,消費者不會感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
.

7. 浪費能源與傷害人

比特幣挖礦的高耗能問題常被批評,但腦哥以「搭公車 vs 搭 Uber」的比喻來說明這個現象。

搭公車的確是更省能源的選擇,但花錢搭 Uber省下的時間與舒適感也有其價值。挖礦的能源消耗就像這樣,屬於每個人在自由市場中對電力使用的選擇,我們無權干涉。

挖礦的計算工作維護了比特幣網路安全,也是支撐這套「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運作的必要成本;若將比特幣挖礦的耗能對標傳統金融系統的電力消耗,比特幣的能源使用未必更高。

隨著地熱、水力等綠色能源在挖礦中的廣泛應用,這個問題有望在未來得到逐步改善。

就像當初汽車剛問世時,習慣馬車的人對汽車抱持敵意一樣,新技術的普及總會伴隨質疑與適應期,但最終它們的價值會隨時間展現。

.

8. 比特幣價值是洗錢唷

沒錯,比特幣的匿名性確實讓它早期被部分人用來從事非法活動,但這並不代表洗錢和詐騙是比特幣的「專利」。事實上,現金、藝術品甚至空殼公司,早已是犯罪分子用來洗錢的主要工具。

我們應該關注的是非法活動佔比特幣整體交易量的比例,而不是單單放大它可能被用於不法用途的一面。

其實,比特幣每筆交易都記錄在區塊鏈上,公開透明且無法篡改,比現金更加容易追蹤資金流向。許多執法機構也利用這一點,成功偵破多起涉及比特幣的犯罪案件。與其說比特幣是洗錢的幫兇,不如說它是一種在透明度上優於現金的新工具,讓非法資金難以真正隱藏。
.

9. 比特幣要多久才能被世人接受?

比特幣的接受度快速增長,不少國家和企業已開始採用(區塊鏈)相關技術。像薩爾瓦多這樣的國家,甚至已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家也在全球增加。

若這股趨勢持續,比特幣可能在未來五到十年內被更廣泛地接受,甚至融入日常生活。不過,普及仍需克服價格波動與政策監管等挑戰,教育市場和技術創新將是關鍵。
.

10. 比特幣還不是要換成法幣

比特幣目前的價值確實依賴於法幣計價,但這並不表示它必須取代法幣。比特幣的角色更像是一種補充,提供了一個額外的選項,特別是在跨境支付或法幣信任度低的情境下,為人們帶來更多的靈活性與選擇權。
.

11. 幣圈一堆中心化公司

的確,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是中心化的機構,但這並不影響比特幣去中心化的核心特性。

這些交易所主要是提供方便的大眾進入市場的管道,而真正懂得加密貨幣價值的人,最終會選擇去中心化的錢包來掌控自己的資產,完全擺脫對任何中心化機構的依賴。

此外,許多中心化交易所也在積極發展去中心化生態系統。例如,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曾表示過,加密產業越去中心化越好,且未來可能不久,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交易量就會超越中心化金融(CeFi)。
.

12. 比特幣對社會沒幫助

比特幣或許對「你」沒有價值,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別人」也無用。

在金融基礎設施薄弱的地區,比特幣提供了跨境支付和資產保值的解決方案。對那些無法依賴傳統銀行體系的人們來說,它不是投機工具,而是實實在在的經濟支柱。
.

13. 大公司進場破壞去中心化

大公司進場不會改變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本質。

比特幣依賴點對點的分散式技術,即使機構參與,全球無數節點(礦工)仍共同維持網絡的安全與運作,權力不會集中於少數實體手中。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本質與機構是否大量持倉無關。

【閱讀筆耕 Leo 🙋】

若要深究去中心化的本質,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的解釋最為透徹。

他在 2017 年發表〈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的文章中指出,討論去中心化時,必須從多個維度進行全面考量才有意義。當人們談論去中心化時,實際上可能面對的是 3 種獨立的情境,了解並對焦這些差異很重要,以免落入雞同鴨講:

  • 架構上的去中心化:多點 一個系統由多少台實體電腦構成?它能容忍多少台電腦在任何時候發生故障?
  • 政治上的去中心化:分權 Facebook 在架構上可以做到去中心化,例如雲端儲存的機房分散在世界各地,但是他們都歸總部管轄,一旦高層做了錯誤的決策,或遭駭,整個系統還是一起遭殃。
  • 邏輯上的去中心化:分割後,能得到不同結論 語言在邏輯上是去中心化的,如果把一群人分割成兩團,讓他們討論某個開放式命題,他們不用說一樣的話語,獨立得到各自的結論。

根據以上,Vitalik 對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是這樣定義的:

blockchains are politically decentralized (no one controls them) and architecturally decentralized (no infrastructural central point of failure) but they are logically centralized (there is one commonly agreed state and the system behaves like a single computer).

而《區塊鏈社會學》的作者高重建,也用更精煉、典雅的六個字來收束 Vitalik 的結論:

無大台,有共識

區塊鏈的美妙之處, 在於它能讓一群互不認識、沒有信任基礎的人,避免各自為政、散沙一地,而是透過共同的共識,凝聚成一股力量,朝著同個目標前進。


Q2 道德問題

14. 虛擬貨幣就是詐騙

虛擬貨幣市場中確實存在詐騙,但這並不意味所有虛擬貨幣都是詐騙工具。像比特幣、以太坊這類主流加密貨幣,背後有扎實的技術基礎,並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

詐騙更多是投機者利用市場的不成熟與大眾對技術的陌生所引發,而非虛擬貨幣本身的問題。
.

15. 比特幣就是拿來洗錢

在第 8 題討論過。

洗錢問題早在比特幣出現之前就存在,且主要工具一直以來存在於現金、藝術品等傳統資產。

比特幣的交易記錄公開且可追溯,反而讓洗錢行為更容易被揭露。它並未增加洗錢的總體數量,而是提供了更多打擊非法行為的線索。
.

16. 虛擬貨幣就是龐式騙局

比特幣與龐式騙局本質不同。龐式騙局靠不斷吸引新人進場支付舊人收益,最終資金斷裂崩盤。

而比特幣的價格由市場供需決定,沒有中心機構操控,也不需要吸納新資金來維持。只要市場需求存在,比特幣的價值便能持續。

.

17. 幣圈老師都是割韭菜

確實,幣圈裡有些「老師」濫用投資者的信任,透過高槓桿交易或散布假消息來收割「韭菜」。但這些行為只屬於市場中的一小部分,並不能代表整個加密貨幣市場。

對新手而言,最重要的是認識市場風險,謹慎選擇可靠的資訊來源,避免被不良操作所影響。

.

18. 每個人都賺錢,誰虧錢?

在加密貨幣市場中,現貨交易並非零和遊戲。只要比特幣的價值持續增長,所有長期持有者都有機會一同獲利,這情況就像大家都以 500 元買進台積電,隨著股價上漲,人人都能受益。

相比之下,合約市場則是典型的零和遊戲,因為它的盈虧完全取決於雙方押注的結果:有人賺錢,就一定有人虧錢。了解這兩者的差異,有助於投資者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
.

19. 數位黃金沒有跟著黃金波動

比特幣之所以被稱為數位黃金,是因為它具備價值儲存等四大特性(見第 1 題),而非與黃金的價格波動同步。

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更容易受到市場情緒和科技股走勢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它的稀缺性和抗通膨特質正逐漸與黃金的價值定位接近。

股票短期來看是投票機,但長期來看是秤重機。 ——巴菲特


Q3 風險問題

21. 比特幣十賭九輸

投資比特幣的風險確實來自於市場的高波動性,短期投機容易因價格劇烈波動而虧損。

然而,長期持有者若能理性看待市場起伏,並堅守持有策略,往往能在時間的累積下實現資產增值。

What matters is time in market, not market timing. 重要的是在市場裡的時間,而不是進入市場的時機。

.

22. 比特幣波動太大

比特幣的波動性確實較高,這是新興市場常見的特性之一。透過合理的資金配置與長期持有策略,投資者能減少因短期波動帶來的風險,並更穩健地參與這個成長中的市場。
.

23. 連 FTX 都會破產了

FTX 破產事件的確讓人擔憂中心化交易所的風險,但比特幣本身是去中心化資產,比特幣價值的彰顯,並不依賴任何單一平台。

這次倒閉事件反映的是 FTX 的管理問題,而非比特幣或區塊鏈技術的缺陷。反而更凸顯了使用去中心化錢包(冷錢包)保管資產的重要性。交易所出問題,並不影響比特幣的長期價值。

24. 一天漲跌好幾倍,這叫賭博

比特幣的價格波動確實較大,但稱其為「賭博」並不恰當。

主流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坊)的日常波幅已相對穩定,波動反映的是市場供需和投資者信心的變化,而非純粹的隨機性。對於理性投資者,這些波動是市場特性,而非賭局。
.

25. 台積電有財報,比特幣沒有

比特幣的價值無法像台積電那樣靠財報來分析,因為它不是一間公司,而是一種資產。

評估比特幣的價值,可以從它的網路效應、技術基礎,以及市場需求來觀察,而非傳統財務指標。
.

26. 你不怕駭客偷走錢嗎

使用比特幣確實需要更高的安全意識,例如妥善保管私鑰或使用冷錢包。這不是缺點,而是保障用戶資產主權的一部分,讓你真正掌控自己的財富。
.

27. 礦工不挖了,比特幣就完了

只要比特幣有價值,礦工就有動力繼續挖礦。即使未來 2100 萬顆比特幣全部被挖完,礦工仍能透過交易手續費獲取報酬,持續支持網路的穩定運作。

【專家怎麼說】

Trezor 的分析師 Lucien Bourdon 指出,儘管比特幣挖礦獎勵逐漸減少,不過礦工的收入不僅來自區塊補貼,還依賴於交易費用。

他認為,雖然區塊補貼在未來 20 年內確實會少很多,網路將越來越依賴交易費用來激勵礦工,如果比特幣如預期般被廣泛採用,交易費用會隨之增加,從而保持礦工的盈利能力。

Quantum Economics 創辦人 Mati Greenspan 也補充道,如果礦工因獎勵不足而無法盈利,部分礦工會選擇關閉機器,這將導致網路總算力下降。然而,這樣的變化會提高留存礦工的盈利能力,因為他們將獲得更大的區塊獎勵和交易費用。

比特幣的獎勵系統能夠隨著情況變化而自我調整。

因此,只要比特幣保持有價值,礦工將致力於保護它,至少在未來的 100 年內。

.

28. 網路斷了,比特幣就完了

比特幣的運作基於全球分散的節點,即使某些地區的網路中斷或停電,整體網路仍能運行。斷網後,數據會在恢復連線時同步,確保交易記錄完整。

除非發生全球性的網路癱瘓,否則比特幣不會因局部網路問題而消失。
.

29. 量子電腦出現,比特幣就完了

量子電腦可能對現有加密技術構成挑戰,但科學家們已著手開發量子抗性加密技術來應對這種威脅。此外,由於量子電腦的高成本和技術門檻,在短期內對比特幣網路的影響仍然有限。

【專家怎麼說】

儘管 Google 的量子電腦可能在 5 年後問世,比特幣分析師 Lucien Bourdon 表示,量子計算要真正成為比特幣的威脅仍有「很長一段時間」。他指出,比特幣社群是很靈活的,基於比特幣去中心化的特性,將允許引入新的量子安全算法來保護網路。

比特幣是由開源協議和社群主導的開發過程,這意味著比特幣的程式碼是公開透明的,任何開發者或研究者都可以參與改進和升級系統。當技術上出現潛在威脅時,比特幣社群可以根據需求提出和實施新的應變措施,例如引入量子安全的加密算法。

Quantum Economics 創辦人 Mati Greenspan 也表達了類似觀點,比特幣網路具有「快速適應新技術」的能力,尤其是在面臨重大威脅時。

一旦量子計算成為現實,其影響將不僅限於比特幣,還可能威脅到網際網路安全、傳統金融和軍事系統等領域構成更直接且嚴重的威脅。

相較之下,比特幣面臨的風險或許反而不會是最優先的問題。
.

30. 政府禁止,比特幣就完了

許多政府曾試圖禁止比特幣,但結果顯示,禁止往往難以有效執行。

因爲這些政策並不直接對比特幣網路本身構成威脅。比特幣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讓個人可以在不經過中介或許可的情況下,自由地在錢包之間發送和接收比特幣,這使得它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保持去中心化的本質。

隨著時間經過,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很可能會持續超越任何嚴格控制的嘗試,讓使用者能夠保持財務獨立。

越來越多國家選擇以監管和合法化的方式來接受比特幣。政府的合法化和支持加速比特幣的普及與發展,讓其更容易融入主流金融體系。
.

31. 國家壟斷算力,比特幣就完了

理論上,壟斷算力確實可能威脅比特幣網路,但現實中要實現這種壟斷成本極高,且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算力分布於全球,單一實體要掌控大部分算力幾乎不可能,因此發生壟斷的機率微乎其微。
.

32. 中本聰出來賣幣,比特幣就完了

即使中本聰現身並拋售其持有的比特幣,對市場的影響也僅限於短期波動。

比特幣的價值核心來自於其技術應用與市場需求,而非單一個體的行為。因此,這不會改變比特幣作為數位資產的長期價值基礎。

.

33. 短期投機風險很高

比特幣的高波動性確實增加了短期投機的風險,但這並不代表它缺乏長期價值。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策略,例如長期持有,來平衡風險與收益。

【閱讀筆耕 Leo 🙋】

有個趨勢是不變的,隨著時間推移,法定貨幣體系會不斷潰堤並稀釋價值,這意味著法定貨幣的購買力會逐漸減少,沒有底線。

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保持購買力的關鍵在於投資優質資產

投資者應該將資金轉向能夠保持價值的資產,如比特幣、房地產、股票和稀有金屬等,以確保長期的購買力不被侵蝕。


Q4 權威問題

34. 巴菲特說比特幣是老鼠藥,你比他厲害?

巴菲特批評比特幣,主要是基於他對無法產生現金流的資產的保守態度。然而,也有其他權威,例如貝萊德執行長 Larry Fink 卻看好比特幣的未來。

這些相左的觀點展現了比特幣的多面性,投資者應深入了解其價值與風險,根據自身判斷決定是否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