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每天買一百元比特幣:我的定額定投四年戰績實錄
作者:高重建
出版社:飛地出版

Not just a Bitcoin holder, but also a Bitcoin daily spender.


▍《每天買一百元比特幣》在說什麼?

這本書《每天買一百元比特幣:我的定額定投四年戰績實錄》是致力於區塊鏈普及教育工作的高重建老師,他在推進「區塊鏈社會學」四部曲(目前已完成兩部)過程中,靈機一動加入的一個「支線任務」。

可以說是從《財富自由主義:金錢的多元宇宙》延伸出來的一本別冊,算是四部曲的第 2.5 部。

「區塊鏈社會學」四部曲目前完成度 50%

或許是為了抓眼球,書名以投資績效來破題,但其實書的格局很大,並不只是單純的「比特幣定額定投實戰紀錄」而已。

結構編排有巧思:

  • 一開始直接展示「比特幣儲蓄」的成果,讓人感受到其威力並引起興趣;
  • 接著進一步說明「比特幣減半」的背景,以及「比特幣金錢性、本位」等上位概念;
  • 最後則鼓勵大家親自動手,從實作中學習,真正踏入「兔子洞」一探究竟。

▍比特幣 DCA 的魅力,實施 DCA 前必問的關鍵問題

我從 2022 年 8 月開始實施比特幣 DCA(Dollar Cost Averaging),不像高重建老師這麼久,但這段時間已讓我感受到這套策略的魅力:花最少心力配置資產,留更多時間專注生活,也能得到不錯的回報

想了解報酬有多不錯,可以到 Bitcoin Dollar Cost Average 歷史數據回測看看。

https://www.bitcoindollarcostaverage.com/

DCA 有兩個重要前提:

  • 第一,選擇的資產要有長期成長潛力(不然投資到夕陽產業,只會讓資金越攤越薄);
  • 第二,每次投資的資金必須穩定持續。
    .

多年來,DCA 的觀念已在台灣各大基金公會、平台與業者的推廣下(常稱「定期定額」)被大眾熟知,許多人對這樣的投資方式已經不陌生。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該如何讓我相信,比特幣在長期來看確實值得期待?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道檻,因為如果無法(向自己)回答這個問題,就沒辦法耐得住性子,長持比特幣走過至少一輪牛熊,發揮 DCA 百分之百的潛力。


▍存錢的真相:存放你的剩餘生產力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存錢」是一種美德;出了社會,理財課也指出應以「存錢」作為起手式⋯⋯但卻沒有人告訴我們,錢到底是什麼?金錢的本質是?

書中,高重建老師提出兩個重要方向,讓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金錢:

  1. 金錢有很多型態和實現方式,不應直接跟法定貨幣畫上等號。存錢只是一種說法,真正的意思是把剩餘生產力好好存放。
  2. 金錢有三大功能——定價單位、交易媒介和價值儲存。其中,前兩者可以視為一組,但價值儲存則需要獨立拆開來考慮。
    .

比特幣 2009 年誕生之初,就制定好 2100 萬顆發行總量和運行規則,沒有人擁有發行權,無法像央行一樣濫印鈔,具備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特性;產量約每四年減半一次,越挖越少,挖完就沒了,足見其稀缺性;此外,比特幣是數位資產,不會衰敗,方便存放,本質上是一串存在區塊鏈上的數字代碼,不能竄改造假;最後,當受到多數人認可,比特幣就可以理解為數位黃金,具有「價值儲存」的功能。

圖片來源:《每天買一百元比特幣:我的定額定投四年戰績實錄》

法定貨幣是很好的計價單位和交易媒介,卻是個「會漏水」的價值儲存工具。

我知道你不是月光族,但再進一步想想看,你也不希望辛苦工作賺來的回報,存放在一個隨時間經過「持續扣血」的載體裡吧!

透過比特幣 DCA 計畫,你可以把剩餘的生產力(也是你的生命能量)轉換成比特幣這種優秀的價值儲存工具,這才是真正的存錢!


▍比特幣本位:就像愛麗絲跳兔子洞

但一定會有人問:「萬一我買的比特幣虧錢了怎麼辦?」

會有「虧錢」的想法,是因為你把法定貨幣視為基準,把它當成你的本位貨幣。

其實,法定貨幣的價值每天都在(匯率)波動起伏,單是持有它,每天都有隱形的盈虧。但因為我們日常的價值儲存、消費支付、定價都是用法定貨幣,所以感受不到有損益。

如下圖,過去 6 年來,比特幣對美元的走勢清楚可見,如果把這個趨勢(上下鏡像)翻過來看——美元對比特幣的走勢——就會發現 all in 法定貨幣其實是在不斷「虧錢」。這正是為什麼我們之前提到,要找到更優秀的價值儲存工具,來守住你的剩餘生產力。

圖片來源:Google 財經

把 BTC/USD 轉換成 USD/BTC 的角度,就是所謂的「比特幣本位」——立足於比特幣看世界。對許多人來說,這就像愛麗絲掉進兔子洞一樣,顛覆了我們長年內化的邏輯。

去年,2024 年,是法定貨幣熊市。


▍比特幣 DCA 變奏玩法

假設我的比特幣 DCA 計畫是「每週買 100 美元比特幣」,以下這些變奏玩法值得細細品味:

  • 熊市調高,牛市調低
    牛市每週買 50 美元比特幣,這段期間累積下來的資金,用作熊市每週買 150 美元比特幣,就能強化 DCA 走完一輪牛熊的威力。

  • 每週賣 100 美元比特幣
    這只是把「金額」參數調整為 -100 美元的意思。

  • 每週買 0.001 BTC 美元
    從「法定貨幣本位」切換為「比特幣本位」,立足於比特幣看世界。因爲日後還是用得著法幣,多多少少趁低買入台幣/美元(牛市時,法幣相對於比特幣的價格在大跳水)。


▍後記:我要用「比特幣本位」視角來「存錢」

我一直都有在實踐比特幣 DCA,這是價值儲存

讀完《每天買一百元比特幣:我的定額定投四年戰績實錄》後,我發現自己其實可以探索的更深,想進一步 level up 高重建老師在書中提到的「比特幣本位」層次,先從第二級別的消費支付開始(第一級別是價值儲存)。

現在市場上已經有許多加密貨幣簽帳卡(debit card),可以幫助我實現這件事。我們無法強迫別人接受什麼貨幣,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要用什麼來支付:

  • 我立刻申辦了一張加密貨幣簽帳卡;
  • 我要讓比特幣像法幣一樣容易花掉;
  • 這樣一來,我對於「存錢」的看法就不侷限於法幣;
  • 我要落實「比特幣本位」的世界觀。
    .

Not just a Bitcoin holder, but also a Bitcoin daily sp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