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5 年 3 月 27 日
鏈習生想讓你知道的是:
加密貨幣市場的價格波動不僅受基本面影響,更會受到投資者的情緒左右。這篇文章將介紹「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它能幫助我們了解市場的情緒變化,並作為調整投資策略的參考。雖然它無法準確預測價格走勢,但搭配其他分析工具一起使用,能有效避免情緒主導的投資決策!
▍ 投資市場由「人」構成,所以掌握「情緒」很重要
就像人們在生活中有喜怒哀樂等情緒,在投資市場上,我們往往能看到資產價格,會隨著投資者的情緒起伏上下劇烈波動。
尤其價格波動性高的加密貨幣市場中,如果我們能掌握投資者們的「情緒」,是否就意味著我們能夠掌握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趨勢呢?以下我們將介紹你一個「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帶你認識如何透過觀測指標的方式,來了解到當前加密市場投資人的情緒反應,進而優化、調整自己的加密投資策略!
.
▍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是什麼?
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and Greed Index)的概念最早來自傳統股市,例如 CNNMoney 會使用這個指數來分析美國大盤,也就是標普 500 指數(S&P 500)的市場情緒,藉由統計投資者情緒、市場交易量等資訊,整合出一個指數,試圖去推斷當前投資市場人們是樂觀期待市場上漲,或是悲觀認為市場會下跌。然而,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崛起,這個指數的應用也逐漸擴展至這個新興資產市場,成為社群投資人們制定策略時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當前加密貨幣市場最知名的恐懼與貪婪指數,來自於數據網站 Alternative.me 所提供,是根據交易量、社交媒體熱度、Google 搜尋趨勢等參數計算出來,以 0~100 分來表示市場的情緒狀態:
- 0~24 分為極度恐懼(Extreme Fear)
市場恐慌情緒達到極端,此時投資市場可能出現大量利空消息,比如經濟衰退、項目破產等等消息,使大多數投資者在社群上表達悲觀情緒,加密貨幣價格往往會經歷劇烈下跌。
.
- 25~45 分為恐懼(Fear)
當前市場情緒低迷,較多的投資者對當前或未來市場抱持著悲觀情緒,誠然不一定伴隨著加密貨幣價格下跌,但往往社群聲量並不會由「之後會暴漲」等樂觀情緒在主導。
.
- 46~54 分為中等(Neutral)
此時市場情緒不上不下,亦有樂觀的聲量、也有悲觀的看法,交易量更是處於不熱不冷的情況。
.
- 55~74 分為貪婪(Greed)
市場情緒偏向樂觀,加密貨幣投資或更傾向於買入而非賣出,同時交易量可能放大,通常市場有著諸多較利好消息的消息釋出,比如項目將與更多合作方擴展服務,更多機構資金入局加密貨幣市場等。
.
- 75~100 分為極度貪婪(Extreme Greed)
通常代表著市場過度樂觀,可能是價格泡沫形成的地帶。投資者可能高估當前市場實際上應配得的價格,且通常較多「新手」加密投資者,因媒體不斷的利好消息、大好前程渲染之下進入市場,進一步堆升本已高估的市場價格。
▍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圖表怎麼看?
下圖,是 Alternative.me 編製,以視覺化呈現的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
- 左側顯示的是當前的恐懼與貪婪指數(0~100 分);
. - 中間顯示的則是時間,分為現在(Now)、昨天(Yesterday)、上週(Last week)、上個月(Last month);
. - 最右側則是顯示本指數將於何時更新最新資訊(每日一更)。
.

▍ 恐懼與貪婪如何影響加密貨幣市場?
幣圈有一個詞叫做「FUD」,意旨 Fear(恐懼)、Uncertainty(不確定性)和 Doubt(懷疑)。在現實生活中,當人們恐懼時會更傾向於避免風險,比如得知全球有經濟衰退的風險時,我們會想將手上的加密貨幣、股票等資產趕緊拋售,避免這些項目、公司在經濟下行趨勢中倒閉或虧損,進而造成我們更大的虧損,也就是「長痛不如短痛」,應迅速賣掉這些資產。
然而在所謂的「恐懼」,往往是由於某些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不理性情緒,就像 2020 年全球新冠 COVID-19 疫情剛開始蔓延時,當時社會瀰漫著一股「全球經濟要完蛋了」的氛圍,許多加密貨幣、公司股票在人們驚慌的情緒下不斷被賣出,情緒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事後諸葛來看,當時其實是加密貨幣投資者最佳買入的「抄底好時機」。
當時的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顯示,2020 年幣圈整體投資市場的情緒相對低迷,平均位於 50 以下,且時常出現 45 分之下的恐懼情緒。當時比特幣價格一度跌破 4000 美元。但當市場冷靜下來後,比特幣迅速回升至 1 萬美元以上,突顯市場恐懼與現實公允價值之間的落差。

而在樂觀情緒上,幣圈也有一個詞稱為「FOMO」,全稱為 Fear of Missing out,也就是人們因害怕錯過「價格不斷上漲」的趨勢,進而不理性的瘋狂買入。在 2021 年加密貨幣牛市時,因 Paypal 入局、NFT 熱潮、元宇宙虛擬世界等利好消息層出不窮,加密貨幣社群呈現一個相當樂觀的氛圍,同時市場交易量不斷上升,越來越多人開始參與這個市場,使得加密貨幣價格被不斷推高。
以 2021 年 11 月來說,比特幣當時達到歷史新高,在市場狂熱的情況下,比特幣價格突破 68,000 美元,恐懼與貪婪指數更是一度達到 94 分的極度貪婪 94。過度樂觀的市場氛圍,導致眾多投資者 FOMO 進場,人們正在不理性的買入被高估的資產。

▍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的計算方法
從上面的描述來看,似乎這個恐懼與貪婪指數相當準確,能夠抓到當時市場的氛圍,同時也與比特幣價格對得上,那它究竟是如何計算的呢?
其實 Alternative.me 網站並沒有詳細公布所有計算細節,但官方網站有列出以下值得參考的資訊,其計算方式主要包括:
1. 波動率(Volatility)佔 25%:
價格大幅波動通常意味著市場恐懼升高,而相對穩定的市場則代表信心較強。例如 2022 年 5 月,Terra/LUNA 事件導致市場大跌,比特幣單日波動超過 15%,當時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迅速」跌至 20(極度恐懼)以下。
.
2. 市場動能與交易量(Market Momentum/Volume)佔 25%:
當交易量放大,同時價格上升時,往往顯示著市場貪婪情緒升溫。例如 2021 年 10 月,比特幣正式突破 6 萬美元時,交易量能看到明顯上升,進而推動指數接近 90(極度貪婪)分。
.
3. 社群媒體反應(Social Media)佔 15%:
藉由觀察社交媒體上討論的「熱度變化」,也能影響市場情緒評估,例如當「#BitcoinToTheMoon」的推文越多時,意味著更多加密貨幣投資者是相當看好後市,就意味著市場越貪婪,分數就會上升。
.
4. 比特幣市佔率(Bitcoin Dominance)佔 10%:
當比特幣市佔上升,代表投資者更傾向於減少風險,因為比特幣是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裡,相對波動率、期望報酬率較穩定的幣種;相反地,當資金轉向其他山寨幣(如 Solana、XRP 等),則意味著市場更加貪婪。例如 2021 年 5 月,比特幣市佔率從 70% 一度在短短幾週內降至 40%,顯示市場貪婪情緒高漲,投資者更願意轉向高風險、高報酬的項目標的。
.
5. Google 搜尋趨勢(Google Trends)佔 10%:
比如「Bitcoin crash (比特幣崩盤)」這類關鍵字的搜尋量提升時,通常顯示著市場恐懼蔓延,因為更多人會擔心市場是否真的會崩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一樣,當人們積極參與加密貨幣市場時,比如「buy Bitcoin」搜尋量上升時,就代表著市場情緒相對樂觀。
.
6. 市場調查(Surveys)佔 15%:
Alternative.me 官方網站明確顯著,他們會透過投資者問卷調查來評估當前市場的整體情緒,但實際方式,筆者並沒有找到相關資料。
簡單來說,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就像是幣圈投資市場的「情緒報告」,有些分析師認為,當指數偏向恐懼時,意味著投資人可考慮逢低買入;當指數顯示極度貪婪,則可能意味著市場即將過熱回落。了解這些訊號,能幫助我們投資時更理性地進行交易決策,避免因市場情緒波動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資行為。
▍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 能預測比特幣價格?
不過寫到這裡,經驗較豐富的投資者應該會想問一個問題:「如果恐懼與貪婪指數真的這麼準,那它是不是可以直接做為買賣比特幣的標準呢?」
答案是:「不能,因為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並不能精準的預測比特幣與其他加密貨幣的價格。」
以下我們來詳細對比一下恐懼與貪婪指數與比特幣價格的走勢差異。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
- 上半部綠、紅交接的線圖:2021~2022 年的比特幣價格走勢
. - 下半部黑色虛線(橘色標示):2021~2022 年恐懼與貪婪指數的走勢
.
我們能清楚的看到,兩者之間的走勢其實非常相似,但彼此之間並不是完全相關的,當下的恐懼與貪婪指數指數,並不能預測比特幣價格的未來方向。
比如說,當恐懼與貪婪指數超過 60 分,市場處於較貪婪的情緒之下,並不意味著絕佳的賣出時機,與之相對地,我們還有可能錯失掉一大段漲幅。反面來看,當恐懼與貪婪指數低於 20 時,也不代表當時就是最好的買入時間,因為後續市場未必會迅速地迎來反彈,長期來看價格也未必是最好的相對低點。
就結論而言,光靠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作為唯一的交易策略指標是相當單薄的,因為一時的市場低迷,並不意味著長期市場就會持續低迷(下跌)。反之,一時的市場樂觀,也不代表市場會長期樂觀(上漲)。
▍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三大注意事項
1.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屬於滯後指標
誠然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可以不錯地反映當下市場情緒,與比特幣價格相關性高,但我們前面提到,此指標「一天只更新一次」,既無法及時地觀察市場此時此刻的情緒,也意味著它是個滯後指標,也就是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更像是「統整觀察」一天之內的市場情緒輪廓,而非向未來的價格去做預測。
例如,在 2021 年的加密貨幣牛市中,即使 10 月的恐懼與貪婪指數達到 75(極度貪婪)之上,價格仍然有繼續上升的機會。

.
2.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有其侷限性
影響加密貨幣市場的因素眾多,包含但不限於:
- 總體經濟變化 例如美國聯準會預計即將降息,讓市場認為全球資金將開啟較寬鬆的趨勢,進而使比特幣價格上漲。
. - 各國監管政策變化 例如中國禁止比特幣挖礦,造成礦工大規模撤離、比特幣價格崩跌的 519 事件。
. - 技術發展或創新 例如以太坊 2.0 的升級,讓市場認為以太坊的應用價值將大幅上升,成為項目基本面的利好因素。
.
回歸我們開頭所說的,投資市場裡最重要的是「人」,而影響一個人買賣的因素遠不只有情緒。藉由綜合觀察產業基本面、市場趨勢等資訊,協助判斷投資決策,才會是更加穩當的投資習慣。
延伸閱讀:加密貨幣走勢 4 大影響因素|加密貨幣新手如何規劃資產
.
3. 留意項目本身的風險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能夠看出當下幣圈市場的整體情緒,但它無法看到「個別項目本身」的基本面、消息面等資訊。在判斷自己投資的標的時,應綜合手上項目標的的特性、未來發展及競品等因素判斷,別因為恐懼與貪婪指數所顯示的恐慌/貪婪分數,反而被「情緒」給衝昏了頭,做出不理性的投資決策。
.
▍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常見問答集
Q1: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是什麼? |
Alternative.me 的「恐懼貪婪指數(Fear and Greed Index)」,會根據交易量、社交媒體熱度、Google 搜尋趨勢等參數計算出來,以 0~100 分來表示市場的情緒狀態。 0~24 分為極度恐懼(Extreme Fear); 25~45 分為恐懼(Fear); 46~54 分為中等(Neutral); 55~74 分為貪婪(Greed); 75~100 分為極度貪婪(Extreme Greed)。 |
Q2: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能預測比特幣價格? |
不能。回顧歷史數據,雖然恐懼與貪婪指數與比特幣價格之間的正相關性高,但當下的指數並不能準確的預測價格的未來方向。 |
Q3: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使用上有哪些要注意的部分? |
第一、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屬於滯後指標,指標本身無法預測比特幣價格。 . 第二、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有其侷限性,藉由綜合觀察產業基本面、市場趨勢等資訊,協助判斷投資決策,才會是更加穩當的投資習慣。 . 第三、依然需留意非系統性風險,此指數無法看到個別項目本身的基本面、消息面等資訊。別因為恐懼與貪婪指數所顯示的恐慌/貪婪分數,反而被「情緒」給衝昏了頭。 |
▍ 小結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是幣圈市場中,相當常見也很重要指標,它能幫助投資者了解市場情緒、判斷市場熱度並規劃投資策略。雖然它並非萬能工具,但若與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等指標搭配使用,將能夠提高決策準確度,減少因情緒波動而造成的操作失誤。雖然恐懼與貪婪指數無法精準預測比特幣價格,但我們還是能透過當下的恐慌/貪婪分數,來去判斷現在市場是否過熱或過冷,進而小部位的調整自己的倉位配置,決定要獲利了結或是抄底加倉。
如果你想踏入加密貨幣市場,可以參加鏈習生的「免費公開講座」建立對這個市場的基礎認識,也歡迎加入 鏈習生 LINE 社群 與研究員、群友一起聊聊加密投資,每週還有新手 AMA 免費線上講座活動,歡迎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