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前一篇文章,我們提到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紀錄資料的創新技術;比特幣協議正是透過了此技術成為了一本「去中心化的帳本」,人人皆可以參與紀錄以及驗證帳本上的資訊。
那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本人人都能參與紀錄與驗證的帳本該如何維持一致性?如何分配誰來記帳?記帳獎勵又是如何決定的?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區塊鏈的靈魂,一個能夠影響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的關鍵:共識機制(consensus)。
如果大家對區塊鏈機制尚未熟悉,建議先閱讀〈區塊鏈是什麼〉以及〈比特幣是什麼〉這兩篇文章,再來觀看此文章哦!
共識機制是什麼
區塊鏈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帳本,特色就是人人均可以參與帳本的建構;共識機制就是去中心化帳本的記帳規則,參與者們需要遵守這些記帳規則,否則就無法參與記帳。共識機制的內容主要包括:如何記帳,誰來記帳,記帳獎勵…等等,為的是確保區塊鏈上所記載資料的一致性與安全性。常見的共識機制為 PoW 工作量證明、PoS 權益證明和 NPoS 提名權益證明。
舉例來說,比特幣(Bitcoin)、以太坊(Ethereum)等 公鏈 上的參與者們如果想要參與記帳成為礦工或驗證者,那麼就需要遵守共識機制上的規則,如此就能讓參與者們在互不信任,且無集權中心化組織存在的情況下,一同將區塊鏈安全又有效率的延伸下去。
為什麼需要共識機制?
區塊鏈需要眾多參與者共同維護,若沒有共識機制,則可能每位參與者都「各做各事」,最終導致區塊鏈無法保持一致性,也就是彼此紀錄的資訊有所不同,且彼此相互不承認的情形。

共識機制通常由兩大部分組成,「挑選記帳者」及「獎懲機制」。
- 挑選記帳者:區塊鏈會制定一套規則,盡可能公平與隨機地挑選記帳者,以降低區塊鏈被惡意人士、駭客攻擊的可能性。
- 獎懲機制:使用經濟誘因促使記帳者做出良好行為(正確記帳)來保持區塊鏈的安全性。舉例來說,若記帳者正確記帳,則可以得到加密貨幣作為獎勵,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挖礦」獎勵;若記帳者惡意傳輸無效交易,則施以懲罰扣除加密貨幣,讓誠實行為有利可圖。
區塊鏈技術經歷過十多年的改革,如今每條區塊鏈的共識機制不完全相同,以下將介紹區塊鏈的三大共識機制,分別為 PoW 工作量證明、PoS 權益證明以及 NPoS 提名權益證明,關於它們是如何選出記帳者、其獎懲制度的差異,以及優點和缺點。

共識機制 PoW 工作量證明是什麼?
PoW 工作量證明英文全名為 Proof-of-Work,是全世界最早誕生的共識機制,也是比特幣(BTC)、萊特幣(LTC)、狗狗幣(DOGE)等早期區塊鏈所使用的共識機制。
PoW 機制的參與者稱為礦工(Miner),嘗試獲得獎勵的過程稱作挖礦(Mining)。PoW 挑選記帳者的方式是讓礦工們為一道困難的數學題計算出答案,最先解出答案者,即獲得打包新區塊的資格,並獲得加密貨幣作為獎勵。

值得一提的是,這道數學題的答案只能用「猜」的,礦工需要貢獻電腦算力嘗試猜出這個「隨機答案」。然而就算礦工擁有的運算能力再強大,至多只能提高猜中的可能性;也就是說,算力差的礦工也有搶答成功並獲得挖礦獎勵的機會。這使得 PoW 工作量證明擁有極高的去中心化程度與安全性,令其他共識機制望塵莫及。
然而,PoW 共識機制也有較難克服的缺點,比如為了確保區塊鏈的安全性,每一位礦工在驗證完區塊上的交易紀錄後,還必須耗費算力完成數學題目來爭取記帳權,不僅造成交易速度(出塊時間)緩慢,在挖礦過程中消耗的大量電力也有可能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共識機制 PoS 權益證明是什麼?
PoS 權益證明英文全名為 Proof-of-Stake,目的是改善 PoW 工作量證明耗費電力且傳輸速度慢的缺點,以太坊(ETH)、Cardano(ADA)區塊鏈皆使用 PoS 權益證明共識機制。
PoS 機制的參與者稱為驗證者(Validators),嘗試獲得獎勵的過程稱為質押(Staking)。PoS 挑選記帳者的方式,是要求驗證者將加密貨幣鎖定於該區塊鏈上(質押),若質押的加密貨幣越多、質押的時間越長、距離成為記帳者的時間越久,被區塊鏈隨機選中成為記帳者的機率就越高。
若區塊鏈發現 PoS 驗證者進行惡意行為(批准無效交易),將會把驗證者鎖定的加密貨幣全數扣除作為懲罰(Slashing),以維持「誠實者比作惡者更有利有圖」的原則。

以優點來說,由於 PoS 權益證明挑選記帳者的過程中,用戶不需要額外消耗電力來找出「隨機答案」,且正式被挑選為記帳者之前,無需驗證區塊上的交易紀錄,不但區塊鏈的交易速度(出塊時間)通常較快,且大幅降低了電力消耗。
缺點方面,由於質押越多加密貨幣代表更容易獲得加密貨幣獎勵,讓 PoS 比起 PoW 更存在著「大者恆大」的疑慮,因此其去中心化程度可能較 PoW 低。另外,在驗證者不夠分散的情況下,很容易因為駭客攻擊導致該區塊鏈產生系統性風險,所以 PoS 權益證明的安全性通常不如 PoW 工作量證明來得高。

共識機制 NPoS 提名權益證明是什麼?
NPoS 權益證明英文全名為 Nominated Proof of Stake,是基於 PoS 權益證明,並試著改良「大者恆大」缺點所衍生出的版本,為目前知名公鏈 Polkadot(DOT)、Cosmos(ATOM)所使用的共識機制。
NPoS 與 PoS 不同的點在於,若我們想參與區塊鏈帳本的運營,但沒有足夠的加密貨幣,也不想驗證交易紀錄,那我們可以成為提名人(Nominators)。提名人負責把自己的加密貨幣質押在信譽良好的驗證者上面,提高這些驗證者被區塊鏈選中成為記帳人的機會。當該驗證者被區塊鏈選中並獲得加密貨幣獎勵時,提名人也能獲得分成。

NPoS 有個特點,當驗證者得票數越高,代表有越多提名人彼此需要均分獎勵,降低平均收益,這使提名人投給該驗證者的誘因降低。也就是說,提名人會因利益取向而投給得票數較少的驗證者,這讓 NPoS 能夠阻止「大者恆大」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若 NPoS 區塊鏈發現驗證者批准了無效交易等惡意行為,不僅會把驗證者質押的加密貨幣全數扣除,也會同時將提名人質押的加密貨幣全數扣除,以此避免提名人隨意挑選驗證者的情況。

結論

本篇介紹了區塊鏈常見的三大共識機制,讓大家對區塊鏈技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無論是 PoW 工作量證明、PoS 權益證明或 NPoS 提名權益證明,沒有一種共識機制是完美的,加密產業仍處於早期階段,還有許多可以改善的空間。
不過,為了貫徹去中心化理念而被創造出來的共識機制,無處不是前人們的無數次試錯所得來的智慧,值得我們多多學習其背後的博弈與經濟誘因,從而理解去中心化的世界是如何構成的。
延伸閱讀:為什麼比特幣會具有價值?從三大層面告訴你
延伸閱讀:買加密貨幣最簡單、常見、划算的方式|交易所、C2C、信用卡買幣介紹
收到更多精彩好文!也歡迎大家加入〈鏈習生 LINE 社群〉,和鏈習生研究員、讀者們一起探索 Web3 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