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itcoin)改革了現有金融體系中央集權的弊病,透過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讓我們不再需要銀行、企業、政府的介入,即可在無需信任的環境下完成交易,創造了一個顛覆性的電子支付系統。
不過,區塊鏈技術不僅能應用在金融上,更是可以將其應用於組織協調內,形成一種分散式的治理制度,也就是本篇要介紹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
若大家區塊鏈技術比較不熟悉,可以先閱讀可以先閱讀〈區塊鏈是什麼〉以及〈比特幣是什麼〉這兩篇文章。
DAO 是什麼?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 的英文全名為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發展出來的組織,通常是為了實現某種目標而成立,可以在無人干預和管理的情況下自主運行。DAO 裡面不會有負責下決策的領導,而是由社群成員共同訂定規則,透過投票、區塊鏈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的程式),形成一個人人平等、齊心經營的組織。
以下我們將從「DAO 有什麼特色」,以及「DAO 和中心化組織的差異」來更詳細的介紹。
DAO 有什麼特色?
去中心化組織 DAO 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 去中心化
DAO 並沒有中心化的領導人,成員皆地位平等且具有提案與投票的資格。因無發號施令者,重要決策皆需依靠社群投票來左右。
- 扁平化組織
DAO 會將權力分散給各大成員,人人都能成為主導團隊或監督的角色,並無所謂的「主管」,而是依照能力分配專案小組。
- 資訊公開透明
DAO 是使用區塊鏈技術驅動的組織,具有公開透明與且不可竄改的特性,任何 DAO 的決策或是運作規則皆會登錄在區塊鏈上,資訊透明且安全。
*
DAO 和中心化組織的差異
中心化組織如公司、政府、銀行,都由少數掌權者決定未來走向,成員們有著明確的法律僱傭關係,自上而下的決策模式也形成了管理和勞動階層間的資訊不對等,造成協作上的困難;另外大部分員工的決策模式會以自己的利益為主,而非公司目標。
去中心化組織 DAO 則提倡人人平等,成員們都有參與監督、決策、執行的機會,彼此之間不被法律束縛。
DAO 會發行「治理型代幣」,讓成員能夠使用它在區塊鏈上表達自己的想法(通常是透過提案與投票)。此代幣將會隨著 DAO 的成長而在公開市場上更有價值,就如同一間公司業績越好,其股票便會越有價值。使用此方法就能把 DAO 的成員利益與 DAO 掛勾在一起,讓成員的目標變為:「將 DAO 發揚光大,讓手中的治理代幣更值錢」。
DAO的優點與缺點
DAO 和中心化組織差異甚大,其獨特的運作模式,令它具有以下優缺點。
優點方面,DAO 透過治理型代幣作為經濟誘因綁定成員,使得 DAO 社群凝聚力較強;DAO 透過智能合約來自動化管理,無需租用辦公室、朝九晚五打卡,提高成員的參與自由度;因區塊鏈公開透明的特性,人人皆可監督智能合約的互動紀錄,而不會像一般公司一樣資訊不透明。
缺點方面,由於萬事均需要經過投票,DAO 在進行決策時的效率較差,稍有意見不合更可能推遲 DAO 的發展;成員之間並無法律間的僱傭關係,代表著 DAO 成員不受法律保障。
DAO 的三大類型
雖然上述介紹皆以公司作為比較對象,但 DAO 作為區塊鏈應用,未必要是一個以營利為導向的組織,它可以是推崇某個理念、慈善,或單純有共識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學習新知識,我們根據 DAO 的組成目標,廣義上分成以下三大類型:
.
協議型 DAO(Protocol DAOs):
以「發展去中心化協議」為目標組成的 DAO,成員透過去中心化協議發行的「治理代幣」來參與該項目的治理。
像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流動性協議 Curve、去中心化穩定幣 MakerDAO。
投資型 DAO(Venture DAOs):
以「投資」為目標組成的 DAO,成員會集資並進行投資決策,就如同風險投資機構(VC)一般。
像是由 Bybit 交易所扶持的 BitDAO ;以 NFT 投資聞名的 Flamingo DAO ;集資購買 NBA 球隊的 KrauseHouseDAO。
社群型 DAO(Social DAOs):
以「社群發展」為目標組成的 DAO,通常是集結持有特定 NFT 系列的成員,讓持有者能與 NFT 項目方共同發展,亦或是成員間相互聯繫感情。
像是由 NFT 項目持有者、藝術家所組成的 ApeCoin DAO 與 PleasrDAO ,時常舉辦線上活動,並尋求多方合作,一同壯大社群。
DAO 的挑戰
不同類型的 DAO 雖然特色各異,但它們都面臨著類似的挑戰,以至於現階段的 DAO 組織們,並不如其創立之初那般「理想」。
- 挑戰一:多數意見不等於最佳解
當 DAO 的重要決策皆以多數決的方式來決定,「多數意見」未必符合 DAO 本身的最大利益。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一間公司讓全體成員投票是否要加薪,絕大多數的員工理應都會贊成。但對公司而言,集體加薪無疑是增加大量人事成本,不過同時可能讓員工滿意度、效率增加,究竟加薪是否為正確的決定呢?
- 挑戰二:投票機制使效率低下
當 DAO 面臨重要且「緊急」的決策時,若交由社群成員集體投票,會降低 DAO 的應急處理能力。雖然智能合約在設計時會盡可能降低意外狀況出現,但總避不開小概率事件。
若是一間中心化公司被駭客攻擊,他們將會第一時間關閉服務並控制受害範圍;但若是一個協議型的 DAO 被駭客攻擊,那麼該問題可能無法被及時處理,因為此類決定會需要透過 DAO 的參與者「投票」才能進行。
- 挑戰三:中心化的疑慮
DAO 的初衷便是建立沒有中央集權的組織,且每一位社群成員的權利應該要是相同的,但因治理型代幣投票的機制,會讓有心人透過購買大量治理型代幣來擁有更多 DAO 決策中的話語權,進一步降低了 DAO 的去中心化程度,讓 DAO 不容易擺脫中心化的疑慮。
結論
DAO 是一種新型態的組織形式,改善了以往「中心化組織」擁有的許多缺點,雖然目前仍面臨許多挑戰,但 DAO 無疑是區塊鏈應用的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 Web3 的蓬勃發展下,DAO 的定義也正在悄然變化,許多不依靠智能合約管理,且沒有發行代幣的組織仍會自稱為 DAO,以表示該組織想與社群成員共同發展的決心。
本篇介紹了 DAO 廣義上的三大類型,但未來 DAO 的類型應遠不止於此,其發展之快速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