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前兩大以太坊財庫公司

在 2025 年,以太坊(ETH)作為企業財庫資產的地位迅速鞏固,類似於比特幣在 2020 年代初的「企業財庫」浪潮。這些公司通過將 ETH 納入其資產負債表,不僅視其為價值存儲工具,還利用其權益證明(PoS)機制生成 staking 收益,並參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現實世界資產(RWA)生態。
根據最新數據,公開上市公司持有的 ETH 總量已超過 300 萬枚,價值約 140 億美元,占 ETH 總流通量的約 3.06%。這一趨勢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 2024 年批准的 ETH現貨 ETF 進一步催化,推動機構資金流入。
在眾多參與者中,前兩大以太坊財庫公司——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股票代號:BMNR)和 SharpLink Gaming(股票代號:SBET)——主導了這一領域。這兩家公司合計持有超過 200 萬枚ETH,價值約 90 億美元,占所有上市公司 ETH 持倉的近 65%。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原為一家比特幣礦業公司,於 2025 年初轉型為專注於 ETH 的財庫企業。該公司由知名投資者 Tom Lee(Fundstrat 聯合創始人)領導,其董事會包括多名加密貨幣領域的資深人士。
BitMine 的策略核心是大規模收購 ETH,並將其大部分用於 staking 以生成穩定收益,同時通過股權融資擴大持倉。
截至 2025 年 8 月 17 日,BitMine 持有約 1,297,093 枚ETH,價值約 57.5 億美元。這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 ETH 持有者,占 ETH 總供應量的約 1.07%。公司最近一次重大收購發生在 8 月中旬,斥資約 8.82 億美元購買更多 ETH,推動其持倉從 7 月的 833,100 枚激增 410% 以上。
BitMine 的融資機制主要依賴「at-the-market」(ATM)股權發行計劃。公司於 8 月宣布計劃發行高達 200 億美元的股票,用於進一步購買 ETH。該計劃已幫助公司從年初的 2500 萬美元 PIPE 融資擴展到數十億美元規模。Tom Lee 公開表示,目標是持有 ETH 總供應量的 5%(約 600 萬枚),這將需要數百億美元的投資。目前,超過 90% 的持倉已用於 staking,預計年化收益率達 4-6%,為公司提供額外現金流。
SharpLink Gaming,原為一家體育博彩技術公司,於 2025 年上半年轉向 ETH 財庫模式。該公司由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Joseph Lubin(Consensys CEO)擔任董事長,這為其提供了獨特的生態優勢。
SharpLink 的策略聚焦於將 ETH 作為核心儲備資產,同時利用其遊戲背景探索 Web3 應用。
截至 2025 年 8 月 15 日,SharpLink 持有 728,804 枚 ETH,價值約 34 億美元。這使其位居第二,占上市公司 ETH 持倉的約 30%。公司第二季度報告顯示,自 6 月以來,通過 ATM 股權發行籌集 26 億美元,用於購買 ETH。其持倉從 7 月的 521,900 枚增長 141% 以上,95% 用於 staking,生成約 1326 枚 ETH 的獎勵。
SharpLink 的目標是積累 100 萬枚 ETH,已完成 73%。8 月 10 日,公司宣布 4000 萬美元直接發行,並計劃通過股票銷售籌集高達 60 億美元。公司還報告了6.71 億美元的未實現收益,儘管上半年淨虧損 1.044 億美元,主要源於非現金減值和股票補償。
以太坊財庫公司的興起讓我聯想到 MicroStrategy(MSTR)在比特幣領域的開創性作用。
MicroStrategy 由 Michael Saylor 領導,自 2020 年起將比特幣作為主要儲備資產,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籌集資金購買 BTC,總持倉超過 22.6 萬枚 BTC,價值數百億美元。
這一策略不僅提升了公司市值,還間接推動了比特幣的機構採用和價格上漲,成為「企業比特幣財庫」的典範。儘管面臨波動風險,MicroStrategy 的模式證明了加密資產作為對沖通脹和多元化工具的潛力。
類似地,BitMine 和 SharpLink 正在為 ETH 複製這一路徑,但 ETH 的獨特優勢——如 staking收益(年化4-6%)和 DeFi 生態——使其更具「生產性」。
這些公司通過 ATM 發行和 staking,不僅為股東提供槓桿 ETH 暴露,還鎖定供應,推動 ETH 價格從 7 月的約 3600 美元升至當前的約 4600美元以上。
我對以太坊財庫公司的看法是積極的:它們代表了加密資產從邊緣到主流的轉變,推動機構採用和網絡效用。類似於 MicroStrategy 如何讓傳統投資者間接暴露於 BTC,這些公司為 ETH 提供槓桿入口,尤其在 ETH ETF inflows 超過 10 億美元的背景下。
然而,潛在風險如價格波動和股權稀釋需警惕——Vitalik Buterin 警告過槓桿過度可能導致瀑布式拋售。但整體而言,這一趨勢可能重塑企業財務,強化 ETH 作為全球結算層的地位,預示「DeFi 夏季 2.0」的到來。如果監管環境(如 Trump 的親加密政策)持續有利,ETH 財庫公司或將成為下一個 MicroStrategy,推動 ETH 價格向 1 萬美元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