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雙核心戰略基金值得買嗎?從比特幣配置到手續費剖析,4 大重點一次看

富邦雙核心戰略基金值得買嗎?從比特幣配置到手續費剖析,4 大重點一次看

最後更新日期:2025 年 8 月 20 日

這檔富邦雙核心基金雖然主打結合比特幣與多元資產,看起來像是幣圈友善,但實際上比特幣只占 3%,比例太低難以達成參與比特幣盛宴的目的。
 
雖然交給銀行保管聽起來比較安心,但這份「安全感」是用年 2% 的高費用換來的,長期下來成本驚人。
 
與其被動買一檔規格固定的組合型基金,不如主動學會自己配置資產,才能真正對自己的錢有掌控權。

富邦投信於 2025 年 8 月 4 日推出「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引發了不少討論。

這檔基金結合了比特幣 ETF 與成長型、收益型資產,主打具備多元配置與穩健收益的優點。以下我們將從新聞宣傳、資產保管、投資成本,到實際的資產分散配置,是否真的是個值得——幣圈人——投資的新選項?4 個角度整理觀察與思考。


一、新聞面:看懂資訊的本質

作為金融業出身的人,我習慣將「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的新聞預設成業配。

資料來源:yahoo!股市

因為還蠻多財經媒體的報導,是由公關部門提供定稿資料(廣編稿),目的在於強調產品優勢、塑造信心,而非深入剖析。

對於新聞,我的基本要求是提供事實,但這不代表它能提供你做出投資判斷所需的觀點。

在現今自媒體時代,我也建議大家多追蹤社群平台上的專家或意見領袖,他們對產品的評論,往往結合實務經驗與市場敏銳度,更能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思考是否值得投資。


二、保管面:由銀行託管比較安全

這次「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的其中一大亮點,就是引入比特幣 ETF。

有些人會覺得「銀行」推出的加密資產產品比「交易所」更讓人安心,畢竟傳統金融體系行之有年,有金管會盯著,真的出事也政府也會救,感覺比較有保障。

另一個好處是,不用再自己管理冷錢包、熱錢包,或擔心交易所倒閉風險。

這個想法有其合理性。對於只想單純參與比特幣敘事的投資人來說,把加密資產交給銀行打理,的確能換來心理上的安全感。

但我們也要知道,這種安全感背後,是用更高的費用所換來的。

我們不能只看「交給誰保管」,更應該問:「為了這種存放方式,我要付出多少成本?」


三、成本面:這些費用划不划算

先看第一層

根據官網資料,這檔「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每年收取 1.8% 的管理費,加上 0.25% 的保管費,總成本來到 2.05%;這是還不考慮申購手續費的情況,手續費如果選擇後收型(基金贖回時才收取),視持有期間:

  • 一年(含)以下者:3%
  • 超過一年而在二年(含)以下者:2%
  • 超過二年而在三年(含)以下者:1%
  • 超過三年者:0%

但無論如何,每年固定扣 2.05% 的費用,對長期投資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資料來源: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官網

兩層一起看

更進一步分析,這檔基金中有「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Funds, FoF)」結構,民眾投入的資金會再去買其他 ETF。這代表你會「再次付出」每年費用給上下兩層機構,即使 ETF 本身手續費低,總體成本還是會拉高。

又稱「組合型基金」,這種 FoF 結構最讓人擔心的,就是手續費扒兩層皮的現象。

我們就退一步,只考慮每年 2.05% 費用就好。若你投資 100 萬元,第一年市場不漲不跌,你實際上會剩 97.95 萬元。長期來看,這樣的費用侵蝕是很驚人的。


四、資產分散面:是否符合投資意圖

這檔基金主打「多重資產配置」,包括比特幣 ETF 與成長型、收益型資產。

一些投資人認為這樣的配置有助於分散風險。

但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持有比特幣,讓我們來看看比重:比特幣的配置比例僅約 3%。也就是說,你投資 100 萬元,只有 3 萬元是用來佈局比特幣,其餘 97 萬元則仍在傳統資產內運作。

資料來源: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官網

這樣的配置真的符合你的投資意圖嗎?

如果你原本就想投資更多比例的比特幣,與其被動接受這種「低比例分配」,不如主動自己建立資產配置,例如:

  • 比特幣:20%
  • 股票(台股 0050、美股 SPY 等):40%
  • 債券:30%
  • 黃金等避險資產:10%

這就像自己組裝一台電腦,可以根據需求選配零件,而不是買一台規格固定、預設比例的套裝機。這樣不但更彈性,通常也比較省錢。


小結:與其被動跟買,不如主動規劃

富邦這檔「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好處是降低進入門檻、幫助投資人一站式配置資產,而且還包含比特幣,但實際上我們也要注意這些地方:

  1. 資訊源的攝取要注意,是官宣,還是觀點
  2. 給「傳統金融體系」保管的代價是高費用
  3. 真正想要的資產(比特幣)比重過低,不足以達成「幣圈人」投資目標

因此,如果你已經有一定的財務知識,或者願意學習基本配置技巧,那麼自己選擇資產、安排比例,反而能更有效率地達成你的投資目標。

如果你的目的是想配置比特幣,而且又希望由銀行幫你保管,那不妨等等看,等台灣的監管環境更成熟後,再透過銀行直接買那種「100% 純的」比特幣 ETF;而不是買一檔對比特幣僅有 3% 配置、卻收你 2% 年費的基金。

選擇權在你手上,學會看懂新聞、算懂成本、分清配置,才是邁向財務自由的第一步。

 

閱讀筆耕 Leo

閱讀筆耕 Leo

⚡️ 幣圈新創「鏈習生」內容總編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 IMO」主編
📚 電子書閱讀愛好者
🔧 Heptabase 愛用者

文章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