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5 年 11 月 12 日
「抄底」不是猜底,而是一種利用市場恐慌、低價布局的策略。關鍵不在於你能不能買在最低點,而是能否挑對「會反彈的資產」,如 0050 這類市值型 ETF、或具稀缺性的比特幣。無論你選哪一種,只要掌握週期與紀律,抄底就能從恐慌中創造機會,讓時間替你放大報酬。
「抄底」一詞對投資新手而言可能略顯陌生,但對老手來說卻是資產翻倍的關鍵操作。無論是台股或美股,每逢價格下跌、市場情緒低迷之際,總會有人基於反彈的期待而大膽買入;相反的,也有人受制於恐慌情緒而不敢出手,兩種選擇的投資成果自然有所不同。
那麼股票究竟該如何抄底?本文將解析「抄底」的概念與風險,讓你學會如何選擇一個「適合抄底」的投資標的。
股票抄底是什麼?
「抄底」(Buy the Dip),指的是在股價大幅下跌至相對低點時進場買入,期待未來價格反彈獲利的投資策略。
抄底策略的成功關鍵在於掌握「相對低點」,也就是一段週期內的價格低點,該週期可能介於數個月至數年不等,取決於當下市場環境與總體經濟狀況。
以 2007~2009 年的金融海嘯為例,當時美股 S&P 500 指數曾經歷高達 57.69% 的巨大跌幅,從 1,576.09 美元下跌至最低 666.79 美元,隨後便發生趨勢反轉,促使市場進入一段長達十年的上升週期。

由此可見,當時的 666.79~760 美元區間便是「價格底部」,而在底部進行大量買入的操作即為所謂的「抄底」。另一方面,該事件也說明「抄底成功」通常伴隨以下四項條件:
- 股價出現明顯超跌跡象
- 市場恐慌情緒高漲
- 基本面仍具支撐力
- 耐心等待價格反彈
然而,並非每一次下跌都是抄底的好時機。若缺乏正確的判斷依據與風險意識,貿然進場反而可能陷入「越買越跌」的困境。因此,瞭解抄底背後潛藏的風險與挑戰,將是我們下一段的重點。
股票抄底有什麼風險嗎?
雖然抄底看起來是一種低買高賣的理想策略,但實際操作確暗藏不少風險;特別是對新手投資人而言,判斷錯誤或過度自信都可能導致「抄在半山腰」,亦或是「完全沒抄到」。以下三項是最常見的抄底失敗案例👇
選錯標的,越抄越底
這是最糟糕的狀況,有些股票看似跌深,但其實是基本面出現根本性問題,例如產業沒落、財務危機、營運惡化等等;這類標的即使短暫反彈,也難以恢復原有價值。若誤判為超跌而抄底,反而會陷入「長期虧損」,導致資本一去不復返。
標的選對,但太晚出手
過度猶豫或過於謹慎也是常見的失誤,部分投資人總想等到「最底部」才進場;結果底部一閃而過,價格快速反彈,導致錯失佈局良機,最終連買都沒買到。
標的選對,但太早買進
有些投資人一看到股價下跌就急著進場,以為已經跌到底,結果後續價格持續下探,導致資本陷入短期虧損。不過這已經是相對有利的情況,畢竟有投資總比什麼都不做更強。
適合抄底的資產有哪些?
《鏈習生》此前曾提及,定期定額投資標的必須具備「長期上漲潛力」。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抄底」策略。那麼適合抄底的資產類別有哪些呢?筆者歸納出以下三種👇
📈 大盤型資產:市值型 ETF
台股 0050、006208 等「市值型 ETF」具有「汰弱留強」機制,只要科技還在進步、企業不斷創新,這類 ETF 的成分股就會自動替換為市場中最具競爭力的公司。
換句話說,市值型 ETF 等同於自帶了「超回復」被動技;即便市場短期下跌,只要情緒回穩、資金回流,它們往往最先止跌反彈。
下圖為 0050 過去十年的價格走勢,可以看出它每次跌深反彈的漲幅至少都在 50% 以上,多則高達 120%。

₿ 稀缺型資產:比特幣
作為「數位黃金」的比特幣具有總供應量固定,以及每四年產出減半的特性;得益於此,比特幣價格始終呈現「週期穩定 + 超高爆發力」。
自發布以來,比特幣持續維持著「4 年 1 循環」的牛熊週期轉換,並且價格每逢牛市必定遠超前一輪最高價,因此深受長期投資人與抄底族的青睞。
下圖為比特幣歷史走勢,圖表顯示比特幣價格每經歷一次大型回撤,都會在下一次「減半週期」中迎來爆發式反彈。

Ξ 能源型資產:以太幣(Ether, $ETH)
如果說比特幣是「數位黃金」,那麼以太幣(Ether, $ETH)就更像是「數位能源」。
它不僅是第二大加密資產,更是整個 Web3 世界的基礎燃料。每一筆 NFT 交易、DeFi 互動、Layer2 結算,背後都需要消耗作為「燃料費」(Gas Fees)的以太幣。
這意味著:
只要網路活動持續成長,以太幣就會是「應用驅動型」的抄底資產。
從歷史走勢來看,以太幣同樣具有「週期性爆發」特徵。每當比特幣帶領市場反彈時,以太幣通常緊隨其後,短期內甚至具有更高的上漲潛力。

抄底績效誰最強?
綜觀近十年的三類資產表現,不論是 0050、比特幣或以太幣,都在「深跌後反彈」的階段展現出驚人爆發力。
以下這張表格一併整理了四者績效,幫你快速掌握它們在過去十多年中的真實表現:

數據顯示,不同資產伴隨著不同的波動與風險,但投資人若能把握恐慌時期進場並嚴守紀律,抄底報酬率往往能超越市場的平均表現。
我想抄底!但適合什麼資產呢?
看到這裡,也許你已經在想:「抄底到底該抄哪一種?」
簡單來說,投資人可以挑選「週期明確 + 長期上漲 + 反彈力道強」的資產,上文提及的 0050、比特幣、以太幣都具備這些特性;而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投資性格與風險承受度👇
- 穩健型投資人 → 首選市值型 ETF,如 0050、006208,力求穩定與抗通膨
- 積極型投資人 → 可佈局比特幣、以太幣,力求爆發式成長
需要注意的是,抄底並非「逢跌就買」,而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與技術指標。有些人擅長一次性抄底,在市場恐慌時重押進場;也有人習慣分批佈局,利用倉位配置來分散風險。
無論哪種方式,成功關鍵都在於紀律與週期判斷。但如果你不擅長看技術面,也不確定如何判斷「底部」,其實也不用擔心,市面上已經有自動化策略能幫投資人實現「分批抄底」。
其中最常見、也最適合比特幣等高波動資產的策略,就是「馬丁格爾機器人」🤖
比特幣該怎麼抄底?馬丁格爾機器人!
假如你不擅長盯盤,亦沒時間研究技術指標,那麼「馬丁格爾策略」(Martingale Strategy)會是最聰明的抄底輔助工具。
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下跌時分批抄底,上漲後一次賣出」,代表機器人每逢低價就會自動加倉買入,待價格大反彈後再一次賣出,進而最大化投資獲利。
相較於人為操作,馬丁格爾機器人最大的優點在於:投資人「不必判斷」底部在哪,因為演算法會自動幫你完成「分批買進」與「獲利出場」。
至於哪些平台有提供馬丁格爾機器人呢?筆者最常使用的平台是派網交易所(Pionex)。其操作介面簡單,進到 APP 主頁後,點選下方橫幅「機器人」,即可找到「馬丁格爾」,即便你是剛認識比特幣也能快速上手。

不過,馬丁格爾機器人雖然方便,參數設定仍是影響報酬率的關鍵;像是「初始投資金額」、「加倉比例」、「網格間距」等參數,都會直接影響你抄底的節奏與獲利效率。
若設定過於保守,可能錯過反彈時機;太激進,則可能在下跌中提前耗盡資金。
在啟動馬丁格爾之前,記得先看完《馬丁格爾機器人全網最詳教學:分批抄底、一次賣出,和網格交易又差在哪?》一文,確保自己掌握所有參數細節💪
派網註冊優惠
透過鏈習生專屬連結註冊,或手動輸入邀請碼 0VaWJRHzyyJ,即可享有終身交易手續費 20% 減免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