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3 年 1 月 31 日

「賣的出去是 NFT,賣不出去就是 JPG。」

不知道你是否納悶,我們在網路上看到的龐克頭、猴子、日系動漫頭像,不都是簡單的 JPEG 檔案嗎?為什麼它們「變成」NFT 以後,隨隨便便都可以賣到幾萬甚至幾 10 萬美元?更重要的是,這些 NFT 到底是單純的炒作泡沫,還是正在對世界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opensea
資料來源:OpenSea

本篇文章想用簡單的方式帶你了解 NFT,包括 NFT 是什麼,NFT 的發行方式與解決了什麼問題,NFT 的熱門應用與價值,以及現在 NFT 遇到的幾個困境。


NFT 是什麼?

NFT 全稱 Non-Fungible Tokens,中文譯作「非同質化代幣」。

NFT 和許多加密貨幣一樣,是 區塊鏈 上的一種資料形式,是一枚「代幣」。每枚代幣可以代表一個「非同質化」資產,例如圖像、藝術品、影音、體育、飲食、遊戲、甚至是一則社群貼文⋯⋯。

總的來說,NFT 是一種專門紀錄非同質化資產的資料單位。

💡 區塊鏈小知識:「同質化」vs「非同質化」

首先「同質化」是指資產可與同類型資產互換,或是可拆分的特性

舉例來說,比特幣、以太幣和其它加密貨幣,又或是你手邊的新台幣,都是一種同質化的資產,因為與同類型資產之間,價值相等且能夠切割成更小的單位。如果今天我拿 1 張千元大鈔,跟你的 10 張枚百元鈔票做替換,你會覺得無所謂,因為兩者的價值相同。

而「非同質化」自然是指獨一無二,無法與同類型資產互換,拆分的資產舉例來說,畢卡索的畫作,蘇富比的拍賣品,又或是不動產權狀,每件資產都與眾不同,你無法找到第二件一模一樣的資產。就算出自於同一人(畢卡索)之手,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擁有不同的價值,彼此無法互相替換。

要注意的是,「同質化」與「非同質化」的定義是可以改變的。

如果一件同質化資產被賦予內在價值或獨有特徵,便可重新定義為一件獨一無二的非同質化資產。例如,我的千元大鈔擁有周杰倫的簽名,那它就變成非同質化資產,反之亦然。

我們可以把 NFT 想像成原創者為數位資產發行的「身分證」或「防偽證書」,因為被放在區塊鏈上的緣故,我們能夠簡單驗證作品的出處、真偽、稀缺性。

換句話說,當你在買賣 NFT 時,你買的其實不是作品本身,而是指引作品所在的數據,是原創者為作品發行的「身分證」或「防偽證書」。


NFT 的發行方式

我們常聽到的「將一件作品上鏈做成 NFT」,乍聽之下是將某個電子檔案放到區塊鏈上,成為一枚區塊鏈的代幣,其實不然。

創作一件 NFT,或說將一件作品做成 NFT,指的是將該作品的電子檔案儲存在一個中心化/去中心化的雲端空間,並在區塊鏈上鑄造一個代幣,而這個代幣就成了獨一無二、永遠代表該作品(電子檔案)的資料數據這個代幣的擁有者,就是這件 NFT 的所有人。

目前主流發行 NFT 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直接透過例如 OpenSeaOursong 等 NFT 平台直接發行,這些平台擁有簡單的使用者介面及導覽,即使是不懂區塊鏈技術的用戶,也能輕鬆在平台上製作 NFT。

第二種則是透過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來發行,把它想像成放在區塊鏈上運行的一串程式碼,交易不需透過第三方,只要滿足特定條件將會自動執行;相較於第一種方式,使用智能合約來製作 NFT 可獲得完整的發行控制權,例如有名的 CryptoPunk、無聊猿、Azuki 都是使用智能合約發行的 NFT。

NFT 的發行方式
NFT 的發行方式

NFT 解決了什麼問題?

以前,只有實體世界裡的作品能被區分真品和贗品,數位世界裡的「非同質化資產」一向難以被重視,這是因為這些這些數位作品通常很難被辨識何者是最原始的正版,缺乏稀缺性或獨特性。

舉例來說,作為一個數位藝術創作家,嘔心瀝血創造的作品竟然可以簡單地被 Ctrl+C(複製)、Ctrl+V(貼上) 剽竊,又或是網路上出現假冒的詐騙帳號⋯⋯種種原因造成數位藝術創作一直無法好好地發展。

而 NFT 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讓我們來聊聊 NFT 的創新之處:

1・允許他人輕鬆驗證真偽

NFT 是原創者在區塊鏈上為自己的作品鑄造的身分證,因為身分證被紀錄在區塊鏈上,其他人能夠輕鬆利用區塊鏈技術確認 NFT 的真偽,來看看這些 NFT 是不是由原創者發行的。
 .

2・確保稀缺性以及獨特性

收藏家可以透過檢查發行 NFT 的智能合約,來確認 NFT 的發行總量與每個 NFT 的獨特性。這些資料因為被放在區塊鏈上,所以擁有不可竄改,並且完全公開透明的特性。
 .

3・帶來持續性的版稅收入

實體世界裡,藝術家把作品賣掉後,之後作品的轉手交易就跟他毫無關係了,就算作品被炒到天價,原創者也不會因此拿到任何好處。

但是 NFT 就不一樣了,只要在智能合約上訂定版稅收取的條件(通常是交易金額的 10%),那麼以智能合約發行的 NFT 就能夠以自動化的方式,讓 NFT 的每一次轉手,都可讓原創者獲得一定比例的版稅收入,它意味著可以維持生計,這就能夠鼓勵創作者持續創作。

NFT 解決了什麼問題?
NFT 解決了什麼問題?

NFT 的熱門應用

NFT 的應用領域非常廣,舉凡個人頁大頭照(Profile Picture, PFP)、數位藝術、影音、運動、飲食、遊戲、或是域名(Domain)都可以應用 NFT 技術。

≣ 個人頁大頭照(Profile Picture, PFP)

PFP 是指在社交網路上用作個人資料圖片的 NFT,是目前發展最成功的一種 NFT 應用。

例如有名的 CryptoPunk、無聊猿(Bored Ape Yaught Club, BAYC)就是這種 NFT 類別。PFP 類型的 NFT 會透過演算法,隨機組合出不同的特徵,並生成限定數量。以無聊猿來說,每隻都擁有不同的背景、衣服、帽子、耳環、眼睛、毛髮與嘴巴,這些隨機組合生成的猴子都是獨一無二,總量是 10,000 張。

無聊猿(Bored Ape Yaught Club, BAYC)
無聊猿(Bored Ape Yacht Club, BAYC)|圖片來源

≣ 數位藝術品

至於數位藝術領域,我們看到《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賣會上創下 6900 萬美元的成交價(約新台幣 19 億元),這是數位藝術家 Beeple 自 2007 年開始,每天都上傳一幅新的數位畫作所彙集而成的 Instagram 拼貼 NFT 作品。

這也是社會開始認可數位藝術市場的利好消息。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圖片來源

≣ 影音、體育、飲食

影音、運動、飲食也與 NFT 搭上線。例如歌手黃明志「用 NFT 對抗世界」發行 NFT 音樂單曲、紀錄美國職籃 NBA 球星精彩瞬間的 NFT 球員卡平台「NBA Top Shot」,又或是每轉手交易一次 NFT,買家即可前往師園鹹酥雞店兌換一份炸物的「NFT 炸雞店」概念⋯⋯都是 NFT 的應用。
 .

≣ 遊戲

簡單來說,就是把遊戲裡面的虛擬寶物變成 NFT,讓玩家能在 NFT 平台上輕鬆交易,例如帶動「邊玩邊賺」(Play-to-Earn)的 Axie Infinity 區塊鏈遊戲、主打「邊走邊賺」(Move-to-Earn)的 STEPN 運動應用程式 、又如 Decentraland 和 The Sandbox 元宇宙世界裡面的虛擬土地。

延伸閱讀:GameFi 是什麼?什麼是 GameFi 遊戲化金融?
 .

≣ 域名(Domain)

Domain 是由用戶選擇的一個詞加上「.xxx」結尾組成的一個 NFT,讓使用者以簡短的網址,代表自己的一長串加密貨幣錢包地址。例如「vitalik.eth」就是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擁有的以太坊域名。

從此轉帳支付不用再填寫複雜的地址,只要輸入簡單的域名就好。就跟瀏覽網際網路一樣,你不會使用 IP 位址找網站,而是直接使用「xxx.com」網址來連接。

域名(Domain)
DNS 和 ENS 示意

以上種種的 NFT 應用,便宜的從幾十塊錢美元鹹酥雞 NFT ,到昂貴的幾千萬美元藝術品 NFT 都有,那麼這些 NFT 到底提供了什麼價值呢?


NFT 的價值 

想要了解 NFT 的價值來源,可以從「人們為什麼想買入這些 NFT」來探討,撇開投機炒作不說,主要可分為三個部分:

1・藝術創作本身有收藏價值

藝術創作本身有收藏價值
藝術創作本身有收藏價值

就跟現實生活中,人們喜歡收藏各種東西一樣,NFT 技術確保了數位資產的稀缺性、獨特性、可追溯性以及防偽性,讓收藏數位作品一事變得有意義;雖然任何人依舊能 Ctrl+C(複製)、Ctrl+V(貼上)來拷貝數位作品,但卻無法取得原創者為這件數位作品製作的「身分證」或「防偽證書」。

把作品製作成 NFT 的方式,能讓許多收藏狂熱者有了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賽道。隨著疫情推動人們日常生活朝向數位化的影響,使用 NFT 技術驅動的數位藝術創作,未來勢必蔚為主流。
 .

2・基於情感意義的社群價值

藝術創作本身有收藏價值
藝術創作本身有收藏價值

以 PFP 類別的 NFT 來說,可以把他想像成參加某個私密社群的驗證手段,滿足人們有情感交流的本能需求。

例如,持有無聊猿 NFT 就能進入無聊猿俱樂部,與其他成員在推特上聊天互動。想像一下,能加入有歌手林俊傑以及 NBA 球星 Stephen Curry 在內的社群,是不是非常吸引人呢?

以此前提,未來還可能延伸發展出以 NFT 社群為基礎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讓同一系列的 PFP 頭像,恰好反映出具有同樣價值觀或信念的一群人,一起完成共同的目標。
 .

3・融合線上線下的應用價值

融合線上線下的應用價值
融合線上線下的應用價值

NFT 除了本身收藏價值,以及提供社群價值以外,還有結合實體世界與數位世界的應用價值,意味著 NFT 能夠提供實用性

Domain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允許使用者不再需要填寫一長串的收款地址,而是輸入簡短的網址代替,就可以進行後續支付動作,這是域名 NFT 提供的應用價值。

此外,現在有越來越多的 NFT 主打「賦能」(Utility)效果,也就是發行者透過一系列行為,為該 NFT 增添實質益處,希望帶給 NFT 持有者不同的價值。不光是現實生活,亦涵蓋數位世界。以現實生活舉例,買入某間餐廳發行的限量 NFT,也許從此能夠讓你在點餐時,享受特殊優惠;以數位世界舉例,買入 NFT 也許能夠讓你在玩遊戲之餘,還能賺取加密貨幣。


小結

NFT 就像是數位資產有了「身份證」或「防偽證書」一樣,可以拿來代表數位資產的所有權。在本文中,我們依序討論了 NFT 的基礎概念、NFT 解決了什麼問題,NFT 的熱門應用與價值。

毫無疑問,NFT 將對我們的社會掀起巨大轉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 NFT,其應用範圍也不斷擴大,特別是開啟了我們對數位世界或是元宇宙的憧憬;此外,NFT 還可能與其它創新技術(例:人工智能)結合,進一步提升其價值。

也許就是這些不一樣的想像空間,給予了NFT 炒作的泡沫。或許誠如美國上市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創辦人 Fred Ehrsam 所言,最終可能有高達 90% 以上的 NFT 項目,將在 3 至 5 年內消失殆盡⋯⋯。

泡沫會破裂,技術會留下。就像 2017 年的 ICO 狂潮,留下了區塊鏈發展攸關的基礎建設。如今這場 NFT 盛宴,留下的是我們通往數位元宇宙的階梯。